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内容为: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注释:释奠日是指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这一天,也就是古代学校举行的祭祀活动。国学指的是国子监或国学院等高等学府。诗中描述了在释奠日,作者在国学观看礼仪表演的场景,感受到了庄重的气氛。
译文:在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这一天,我在国学观看了庄严的礼仪表演。清晨时分,曙光初现,校园里的景象渐渐清晰。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服饰,手持长笛、笙等乐器,吹奏着优美的音乐。他们的神态庄重,举止优雅,仿佛是在演奏一首充满智慧的乐曲。周围的环境显得安静祥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倾听这场音乐盛宴。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国学祭祀活动的诗歌。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场景。诗歌中的“东方晓色分”、“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等词语,都描绘出清晨时分,阳光洒满校园的景象,以及学生们端庄的仪态和优美的舞蹈动作。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仪式感和庄重气氛,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