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荷玉盆里,不及沟中水。
养雉黄金笼,见草心先喜。
注释:
东西行:即《东门行》。
种荷玉盆里,不及沟中水。荷是莲花,古人常以莲比君子,故有“君子如莲”之说。此诗借莲的品格,来比喻自己的品德。种莲于盆中,不如植于沟渠之水旁,因为盆中之水易为尘埃所蒙,难以保持清白;而沟渠之水则自然纯净,不受污秽之扰。此二句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清廉自守、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同与坚守,也体现了作者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的坚定立场和高尚情操。
养雉黄金笼,见草心先喜。雉是一种野性未泯,尚存野性的家禽。养雉于黄金笼中,虽然看似富贵荣华,实则失去了自由与本性。而那些未经雕琢的野草,虽然看似贫贱低微,却能保持本真,不屈不挠。此诗通过对比养雉与野草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真实、本真的追求和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权贵金笼、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更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与丰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荷花、野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白自守、真实本真的追求和珍视。
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层层深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第一句“种荷玉盆里”,以“荷”喻人,以“玉盆”喻世。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种荷于玉盆之中,虽环境优美,但难免受到污染,难以保持纯洁;而种植于沟渠之水旁,虽环境简朴,但却能保持本色,不受外界干扰。这一对比,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期望和追求。
第二句“不及沟中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真实、本真的向往。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诗人,深知名利场的种种陷阱和诱惑,因此更加珍惜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表达了他对于回归自然、追求本真的渴望。
最后两句“养雉黄金笼,见草心先喜”,则以养雉和野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选择。养雉于黄金笼中,虽然富贵荣华,但却失去了自由和本性;而野草则虽贫贱低微,但却能保持本真,不屈不挠。这一对比,既揭示了诗人对权贵金笼、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真实、本真的深深眷恋和追求。
这首诗以荷花、野草等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清白自守、真实本真的追求和珍视。其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