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首联:“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闻有”表示听闻或听说,“雍容”指的是态度庄重、仪态端庄的样子。这里指雍容之地是指一个有着庄重、优雅气息的地方。
“千年无四邻”则表达了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周围没有其他邻居,显得更加独特和宁静。
颔联:“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
“园院”指的是庭院,“风烟”则形容庭院中的风吹烟雾弥漫的景象。
“池台松槚春”则是描述水池与亭台以及松树和梧桐树都沐浴在春天的气息中。
颈联:“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云疑作赋客”意味着云雾缭绕,仿佛是那些在天空中吟诗作赋的文人。
“月似听琴人”则是说月光如同倾听音乐的人,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尾联:“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寂寂”表达了环境的安静和寂静,而“啼莺”则是指鸟儿的鸣叫。
“空伤游子神”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故乡和家人,而这种思念之情会让人感到寂寞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雍容之地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同时通过描绘风烟、池台、松柏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丽的画面。而“云疑作赋客”和“月似听琴人”两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使整个画面更具生命力和动感。最后,通过“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一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文化上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