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摇北风柳,院绕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穷秋叹不深。

《宿玄武二首》是唐代卢照邻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读诗句,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诗歌原文
    方池开晓色,圆月下秋阴。
    已乘千里兴,还抚一弦琴。
    庭摇北风柳,院绕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穷秋叹不深。

  2. 诗句释义

  • 方池开晓色:方池(方形的水池)在清晨时分呈现出美丽的景色。
  • 圆月下秋阴:月亮在秋天的夜晚悬挂,带来凉爽的阴翳。
  • 已乘千里兴:已经经历了长途旅行,心中充满了兴奋。
  • 还抚一弦琴:回到家中,弹奏起琴声来放松心情。
  • 庭摇北风柳:庭院中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北风中舞蹈。
  • 院绕南溟禽:院落周围环绕着南溟的飞禽,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累宿恩方重:因为连续的住宿,感受到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厚。
  • 穷秋叹不深:在秋天的尽头,感叹之情并不深刻。
  1. 翻译:《宿玄武二首》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所思所感。诗中的“方池开晓色”描绘了早晨时分,方形的水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而“圆月下秋阴”则展现了夜晚,月亮在秋夜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辉。此外,“已乘千里兴”表达了旅行的兴奋,“还抚一弦琴”则透露出归家后的心情宁静。最后,“累宿恩方重”强调了连续住宿所带来的感激之情,而“穷秋叹不深”则表现了对秋天结束的淡然感受。

  2.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清晨和夜晚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清晨的方池和新月、夜晚的北风和南溟飞禽,都为诗人带来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 诗中多次提及“累宿”,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连续住宿经历的珍惜,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特殊经历的情感投入。
  • “穷秋”在这里可能不仅仅是指秋季的结束,也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或者转变。他并未因季节的变迁而感慨深远,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自然的变化。
  •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种简洁的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细腻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宿玄武二首》不仅展现了卢照邻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描绘,也表达了他在不同环境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阅读选择,它不仅让人领略到古代文学的美,更让人思考人与自然、情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