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注释】
萧宅:即萧何家。二三子:指萧何的亲友。石让竹:萧何曾向刘邦推荐过韩信,韩信在未得志时,萧何曾以“门下掾吏”的身份待他。萧何死后,汉文帝追封萧何为“酂侯”。
孤竹君:孤竹国的国君。此客甚高调(调):有风度。共我相共痴:同甘共苦。不怕主人天下笑:不惧怕刘邦。我非蛱蝶儿:比喻自己没有像蝴蝶那样轻浮的人。我非桃李枝:比喻自己不是像桃花、李花一样娇嫩、艳丽的人。不要儿女扑:不要像女子那样娇柔。不要春风吹:不要像春风那样温柔可爱。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形容自己的贫贱和坎坷。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因此不会嫌弃我,反而被我朴实无华的气节所感动。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这个客人就要回去了,我心里却依依不舍。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我想跟着这个客人回去,因为路途遥远,不能飞走。知弟虚心亦待客:了解你的谦虚好客。此客何以共报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萧何死后汉文帝追封他为“酂侯”,但刘邦说:“何独以朕提携?”意思是说,我何尝不是靠萧何提拔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萧何对好友韩信说的。萧何对韩信的厚爱与关怀,在诗里表现得十分感人。全诗以“石让竹”开篇,点明主题,并以韩信自比,表明自己虽受恩惠却能洁身自好,不愿做趋炎附势的人。接着,诗人又以“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两句,说明自己虽然贫贱,但却有骨气,决不会去做儿女情长的事情;最后两句则写自己对友人的依恋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