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
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

【注释】:

石让竹:指石崇与王恺争豪。

兰:这里指晋明帝的皇后杨氏,字兰英。

兰浪:即《洛神赋》中的洛神。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兰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华富贵、不随俗逐流的高洁情操和清雅志趣。全诗用典贴切,意境幽远。

首句“萧宅二三子赠答”,点明赠答诗的背景。作者与友人在萧宅相聚,相互酬酢,赠答之作便应运而生了。这两句是诗人在赠答诗中的第一首诗,故称“其一”。

第二句“石让竹”,用典出自《世说新语•汰侈》,说石崇与王恺斗富,石崇用蜡作成蜡烛,长六尺,而用蜡烛作成的蜡烛,长只一尺,王恺大惊。第三句“嵩山未必怜兰兰”,用典出自《列仙传》,说晋明帝梦见兰英,后娶她为妃。第四句“兰兰已受郎君恩”,用典出自《汉宫秋》的“看取薄幸名,却转伤王孙”,意思是说王献之(字兰瑛)已经接受了明帝的宠爱,所以不必再去追逐兰英了。

此诗写景抒情,情韵悠深。开头两句借石崇与王恺斗富之事,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格和追求,既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不随俗逐流的高洁情操,又表现出诗人的清雅志趣。三、四两句则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