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
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
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的山中别墅即景之作。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1. “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敏感和对季节变换的认知。宋玉是春秋时的楚国文人,以善于辞令著称。这里的“宋玉”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的才华或对自然景象的敏感。

  2. “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 ——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明亮的阳光照耀着竹林,清澈的水面上反射出山的倒影。

  3.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 ——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有两只鹤在修补桥面,其他的猿猴在树上采摘果实。

  4. “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 —— 这里提到了音乐(韶乐)正在演奏,但云林(山中的树林)却显得有些昏暗,可能意味着虽然外界环境美好,但内心可能仍有些忧郁或者有所遗憾。

译文

秋风已经来临了几个时辰,像宋玉那样的人早已预料到了。
明亮的阳光照耀着竹子,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山的影像。
两只鹤正在修补桥梁,其他的猿猴在树上采摘果实。
现在的乐曲正在演奏,但是山林中却显得有些阴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季山间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元素(如竹子、山、水、动物等),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丰富。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听觉上的享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宋玉”可能是诗人的自我暗示,也可能是对古人的致敬。整首诗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