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宿澄上人院》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为写景,后三句抒情。
译文:
竹窗传来远处水声,明月升起仿佛溪中流水。
香炉中的火已烧了一年,幡旗在夜里飘荡。
性情迟钝却知道学问晚,学浅喜欢与人同说。
一悟真谛归家修行处,何处山路不通?
注释:
- 竹窗闻远水:“竹林”指代寺院的周围环境,“远水”指远处的山泉声。
- 月出似溪中:月亮从山谷中升起,仿佛溪水一样流动。
- 香覆经年火:香炉里燃烧的香已经烧了一年。
- 幡飘后夜风:幡旗在夜里随风飘扬。
- 性昏知道晚:由于性情迟钝,对知识的理解较晚。
- 学浅喜言同:学得浅薄,喜欢与别人谈论问题。
- 一悟归身处:一旦领悟到真理,就会回到自己修行的地方。
- 何山路不通:无论哪里的道路都是相通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夜晚宁静景象以及诗人感悟生活的诗篇。首句“竹窗闻远水”通过竹窗听来的声音描写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第二句“月出似溪中”则通过视觉将月亮比喻成溪水中的月亮,增强了画面感和诗意。第三句“香覆经年火”和第四句“幡飘后夜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寺庙的寂静氛围。最后两句“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学识和理解能力的自省和谦逊态度,而“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则表达了一种对真理和修行归宿的坚定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