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同薛存诚登栖岩寺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译文:
与薛存诚一起登上栖岩寺。
步履艰难,上山如登天。
尘土尘埃自傍晚飘来,猿猴鹤类何时先到来?
万壑中传来的钟声,百花盛开的地方有清泉潺潺。
明亮的月亮照耀大地,人间世界正当其沉眠之时。
注释:
- 衰蹇步难前:形容步履艰难,难以前行。
- 上山如上天:形容山路陡峭,行走如同在天空之上。
- 尘泥来自晚:指傍晚时分山上的尘土和泥土。
- 猿鹤到何先:询问猿猴和仙鹤什么时候到达。
- 万壑应孤磬:形容万壑之中传来的钟声回荡。
- 百花通一泉:形容百花盛开的地方有清泉流淌。
- 苍苍此明月:明亮的月亮照耀大地。
- 下界正沈眠:人间世界正当其沉眠之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衰蹇步难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步履艰难,难以前行的情景,为下文的描写铺垫了基础。接着,“上山如上天”进一步描绘了山路之险峻,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上,让人感受到登山之不易。
第二联“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则是从时间角度出发,描述了黄昏时分,山林中的尘土和泥土被风吹得到处都是。同时,询问猿猴和仙鹤何时能够到达,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三联“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则是从空间角度来看,描述了山谷中传来的钟声回荡,而百花盛开的地方却有清泉流淌。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则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将明月比作人间的月亮,暗示了人世间的沉沦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