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诗句释义

1 依佛不违亲: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亲人的爱并不冲突。在佛教中,修行者追求解脱,但同时也重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1. 高堂与寺邻:描述住所(高堂)与寺庙(邻)很近,可能是住在靠近寺庙的地方,方便修行和参加宗教活动。
  2. 问安双树晓:早晨向两棵树问好。可能意味着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也可能是表达清晨时对佛法或生活的思考。
  3. 求膳一僧贫:这里的“求膳”可能指的是向僧人乞讨食物,表示生活贫困。
  4. 持咒过龙庙:持咒(念诵咒语)是为了通过一个龙神庙,这可能是一种祈求神灵保佑的方式。
  5. 翻经化海人:翻经是指阅读和研读经典,化海人则暗示了其影响力广泛,能够教化广大的人群。
  6. 还同惠休去:惠休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号,这里指代李白。这句话表明作者和李白一起回到了故乡。

译文

依靠佛法而不违背家人,高堂与寺院毗邻。
清晨问候两棵古树,向僧人求助于贫穷。
持咒念经穿过龙庙,诵读经典教化众多人。
像惠休一样返回家乡,儒者也为之落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佛学的隐逸生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如与僧人的日常交往、求膳行为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词汇和意象如“依佛”、“问安”、“求膳”、“持咒”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味。此外,诗中的一些句子如“还同惠休去”,引用了著名诗人李白的名字,这不仅增加了文学的色彩,也象征着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整首诗透露出一股清静、淡泊而又不失庄重的文化氛围,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