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
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诗句原文: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

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注释解释:

  • 寺前山远:描绘了野寺周边的自然景色,远山环绕增添了一份幽静与神秘感。
  • 古陂宽:提到了寺前的古陂非常宽敞,这可能意味着寺前的水域面积广大,给人一种宽广的视觉和空间感。
  • 寺里人稀:说明在这个时间点,寺庙中的游人并不多,可能是一个不太繁忙的时间段,或者是寺庙本身的吸引力有限。
  • 春草寒:描述了春天时节,野寺周围的草地上虽然绿意盎然,但因为天气偏冷,给人带来一种清冷的感觉。
  • 何事最堪悲色相:这里的“何事”指的是什么使得眼前的自然景物显得格外悲伤。而“色相”通常指事物外在的颜色和形态,这里可能是指春天的生机与野寺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
  • 折花将与老僧看: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为老僧折取花朵来缓解这种悲伤情绪的行为,显示出诗人对于老僧的同情以及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意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野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感悟。首句通过对山、古陂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背景。第二句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们稀少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氛围。第三句则通过“悲色相”这样的关键词,巧妙地捕捉到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行动的展现,他试图用实际行动——为老僧折花——来表达自己对这份悲伤的理解与同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透露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及其对于生命与自然的独特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