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入东郊便太康,自听何暮岂龚黄。
晴村透日桑榆影,晓露湿秋禾黍香。
十万旌旗移巨镇,几多輗軏负孤庄。
时人欲识征东将,看取欃枪落太荒。

【注释】:

  1. 东郊:泛指京城之外。太康:县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 何暮岂龚黄:何晏和王衍都是西晋有名的清谈家,这里用他们来比喻自己。龚、黄是西汉人,曾先后担任过三公的职位,这里用以自谦。
  3. 桑榆影:夕阳的余晖照在桑树榆树上形成的阴影。
  4. 禾黍香:稻谷和高粱熟了,散发出香气。
  5. 輗軏:古代的一种车轴。孤庄:孤立无援的村庄。
  6. 欃枪落太荒:用“欃枪”比喻征东将军刘裕的威风,“太荒”指荒废之地,暗指刘裕即将建立的基业将会非常伟大。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一幅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征东将军刘裕的崇敬和期待。诗的开头两句“才入东郊便太康,自听何暮岂龚黄”,意思是说,刚一进入东郊就已经进入了太康县(位于今天河南省开封市),听到的是像龚黄那样的贤人。这里的“太康”是指一个地名,也用来借代刘裕,表示他刚刚进入东郊就已经显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接下来的两句“晴村透日桑榆影,晓露湿秋禾黍香”,则是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阳光照耀着村庄,桑树榆树的影子在田野中摇曳生姿;早晨的露水滋润着金黄的稻谷和高粱,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两句“十万旌旗移巨镇,几多輗軏负孤庄”,则通过描绘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座孤立无援的村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十万支旌旗代表着强大的军队,它们正在移动着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而那一座孤立的村庄,就像是一只孤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显得无助而孤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担忧。最后两句“时人欲识征东将,看取欃枪落太荒”,则是以“欃枪”比喻征东将军刘裕的威风,同时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期待。在这里,“欃枪”是指一种古老的武器,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不可抵挡的气势;而“太荒”则指的是一片荒废之地,暗指刘裕即将建立的基业将会非常伟大。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英勇善战的将领的赞美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