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茅土倦粗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终夜滴,好风疑是故园来。
栏边匠去朱犹湿,溉后虫浮穴暗开。
他日会应威凤至,莫辞公府受尘埃。
新竹
柳营茅土倦粗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终夜滴,好风疑是故园来。
栏边匠去朱犹湿,溉后虫浮穴暗开。
他日会应威凤至,莫辞公府受尘埃。
注释:
- 柳营茅土:指军营中的草屋或茅屋。
- 粗材:指简陋的木材。
- 清露便教终夜滴:清露在夜间不停地滴落。
- 好风疑是故园来:好风仿佛来自故乡。
- 栏边匠去朱犹湿:工匠离开后,红色的痕迹仍然湿润。
- 溉后虫浮穴暗开:灌溉之后,虫子从洞穴中出来。
- 他日会应威凤至:未来会有威武的凤凰出现。
- 莫辞公府受尘埃:不要推辞在官府中受到灰尘和琐事的困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新栽植的竹子的欣赏和期待。首句“柳营茅土倦粗材”,表达了对旧有环境的厌倦和对新环境的喜爱。第二句“因向山家乞翠栽”,表达了向山家请求翠绿的竹子栽种的愿望,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第三句“清露便教终夜滴”,形象地描绘了清露对竹子的滋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珍惜。第四句“好风疑是故园来”,将好风比作故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五句“栏边匠去朱犹湿”,描写工匠离去后,红色的痕迹依然湿润,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的留恋。第六句“溉后虫浮穴暗开”,描述了灌溉之后,虫子从洞穴中出来的情景,暗示了生命的活力和生长的力量。最后一句“他日会应威凤至”,寓意着未来会有威武的凤凰出现,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通过对比军营和山家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