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
江遥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
鸟径恶时应立虎,畬田闲日自烧松。
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全诗如下:
褒斜道中
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
江遥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
鸟径恶时应立虎,畬田闲日自烧松。
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
译文:
走过十座驿站的褒斜道,总是感到疲倦,仿佛在追寻灵异的踪迹。
江水遥远地绕着旁边的水流旋转,山峦开豁,仍然隐藏着后面更高的山峰。
山路崎岖,危险的地方常有猛虎出没,田间劳作时,闲暇时自己焚烧松树。
行走时吟唱,嘲笑那些为公事奔波的官员们,晚上出发,星星已经高悬,几乎不遇到什么阻碍。
注释:
- 褒斜道:一条连接陕西省汉中市和四川省广元市的道路。
- 十驿:指的是沿途有十个驿站。
- 灵踪:指神仙的踪迹或灵异的现象。
- 江遥:远处的江流。
- 旋入:环绕着。
- 后峰:更高大的山峰。
- 鸟径:形容道路曲折险峻。
- 畬田:指耕种的田地。
- 公车:古代官吏出行所用的马车。
- 星驰:形容夜晚骑马疾驰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褒斜道上的旅途经历。首句“十驿褒斜到处慵”,表达了作者对于长途跋涉的疲惫感。接着“眼前常似接灵踪”则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惊奇与赞叹。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如江流、山峰、野兽等,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