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黏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舞曲歌辞·柘枝词》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韵平仄协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 注释:军队共有三十万士兵,擂响战鼓声势浩大地讨伐西羌。
- 赏析:这一句描绘出军队庞大、声势威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胜利的期待。
第二句:“战血黏秋草,征尘搅夕阳。”
- 注释:战地上的血沾满了秋季的草地,征人的尘土搅乱了落日的余晖。
- 赏析: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残酷,以及士兵们的辛苦和牺牲。
第三句:“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 注释:归来的人不认得我,我在帝都只穿着军装。
- 赏析:这一句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虽然为国家效力,但人们并不了解他的功绩,反而因为他的军装而感到陌生。
第四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注释:将军们历经百战而死亡,壮士们在战场上奋斗了十年才能回家。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将士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述和对将士命运的感叹,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战争画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