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注释】
江曲:江河弯曲处。萦:缠绕。楚、秦:指楚国和秦国,泛指南北各地。岘山:即黄鹤楼附近的黄公矶,在今湖北武昌西南,相传为三国时蜀将黄权登此矶望江而兴叹之处。故关人:旧地的友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天离开夔州(今四川奉节)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诗人正在江陵(今湖北宜城),由长江水路东下,经过汉阳、岳阳一带,再溯湘江而上,经潭、岳二州,最后到达长沙。
首联“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写诗人沿江行舟所见之景。“江曲”二字,概括地描写了诗人所乘船只在江上航行的情形。“萦”,盘旋。诗人乘坐的小船在长江中行驶,两岸的景色不断从船舷旁一掠而过,形成一片片的远景,宛如一幅幅连绵不断的长卷,给人以壮阔之感。“云飞”二字描绘出长江上空飘浮着层层白云,与“萦楚”相应。“半自秦”三字,既点出了诗人所在之地,又写出了长江上游秦岭山脉一带的地势特点。秦岭山脉横亘在长江上游,挡住了南方来的暖湿气流,使得长江流域一带的气候比北方温暖湿润得多,因此长江上的雾气也就特别浓重。
颔联“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是写诗人在江边停留时的情景。“岘山”,即今天的湖北省黄石市西面约四十公里处的黄公矶,这里山势高峻,风景秀丽,是游人留连忘返的地方。“回首望”,是说诗人站在黄公矶上远眺,久久凝望着江面。诗人之所以久久地凝望,是因为这里有他的老朋友。“岘山回首望”,既是眼前景物的写照,也是回忆往昔情景的抒写。诗人想到在黄公矶上曾与朋友一起饮酒吟诗,共同欣赏过这美丽的江山胜境。如今虽然分别已久,但在这里仍然能够看到当年的朋友,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然而,诗人也不禁产生了一些感伤情绪。他想到自己这次离乡背井,来到江陵,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返故土家园。这种思乡之情,使诗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的名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阳关”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所以又称“丝绸之路”。这里借指自己即将踏上的漫漫归程。“如别故关人”,正是诗人这种复杂感情的写照。
尾联“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是说诗人在黄公矶上久久凝望着江水滔滔流去,似乎看到了昔日的友人在江边相送。“如别故关人”,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江为题,通过对长江水流的描写和诗人在不同地点的观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