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日易夕,愁生先掩扉。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难飞。
效拙惭无补,云林叹再归。

诗句释义

1 山城日易夕:描述县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这里的“山城”指的是地势较高的城市,通常位于山区,因此“日易夕”意味着太阳下山得很快,强调了县城的偏远位置和日夜温差大的特点。

  1. 愁生先掩扉:“愁生”表达了诗人一进入家门便立即感受到的忧愁情绪,而“先掩扉”则描绘了他急于关闭家门、躲避外界干扰的行为。这里“愁生”和“先掩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突显了诗人因生活困境而产生的焦虑。

  2. 俸薄不沽酒:反映了诗人的经济状况。在这里,“俸薄”指的是收入微薄,“沽酒”则是花钱买酒喝的行为。诗人因为经济拮据,无法购买酒水来消愁解闷,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3. 家贫忘授衣:“家贫”再次强调了诗人的经济压力,而“忘授衣”则是忘记了给家人添置衣物的行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忽视了家庭的基本需求,突出了生活的困难对人的影响。

  4. 露重蕙花落:描述了秋季的景象。这里的“露重”说明了天气的潮湿,“蕙花落”则描绘了秋风吹过,蕙草花瓣纷纷落下的场景。这既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心情的凄凉。

  5. 月冷莎难飞: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氛围。这里的“月冷”和“莎难飞”都强调了夜晚的寒冷和萧瑟,使得原本可能飞翔的昆虫也无法自由活动。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季节特征,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6. 效拙惭无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评价和心理状态。这里的“效拙”暗示了努力或尽力去做某事,而“惭无补”则表明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或解决问题,感到惭愧和无力。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挫败感。

  7. 云林叹再归:以云林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再次回归的感慨。这里的“云林”可能指的是家乡的自然风光或某种象征意义,而“叹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开后的思念以及对回归故土的渴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译文

山城的白昼转瞬即逝,忧愁随之悄然而至。
薪酬微薄不能沽酒买醉,家境贫寒忘记为家人添衣加被。
露水浓重使得蕙草凋零,月光清冷使莎草难以飞翔。
尝试努力却愧于无济于事,云林之思令我感慨不已,期待再次踏上归途。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内心世界。首联通过描述山城日落的景象,暗合了诗人的心境——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没有新的希望和突破。第二联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经济困境,通过“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窘迫与无奈。第三联通过“露重”与“蕙花落”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第四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色彩,通过“月冷”与“莎难飞”等细节,将诗人的心情推向了极致。第五联通过“效拙”与“惭愧”等词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努力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力感。最后两联则通过“云林”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重新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所经历的心灵挣扎和情感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