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简朝方下,乘轺去不赊。
感恩轻远道,入幕比还家。
碣石春云色,邯郸古树花。
飞书报明主,烽火静天涯。

【注释】

执简:持简,即持文。朝方下:早晨才下朝。乘轺去:乘着驿车离去。赊:长。感恩:感激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入幕比还家:进入官府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样。碣石:指河北昌黎县南的碣石山。春云色:春日的云雾。邯郸古树花:比喻春天的繁花似锦。飞书报明主:迅速向朝廷写信报告皇帝。烽火静天涯:边塞战火熄灭。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诗人当时任监察御史兼侍御史,被派往河北充任节度使张守珪的判官,并奉命监督军事工程。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劳动场景。

首句“执简朝方下”,是诗人在清晨刚刚下朝,便迫不及待地赶到张守珪那里,准备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执简”是手持简牍,“朝方下”即早晨刚下朝。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工作的迫切心情和责任感。

“感恩轻远道”,写诗人来到前线,深感皇恩浩荡,因而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而来。“感恩”二字,不仅表现了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而且流露出他对这次任务的认真态度。

“入幕比还家”,写他在张守珪手下工作,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这里的“幕”是指军帐,“还家”是说像在家里一样自在。“比”字有“犹如”、“如同”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张守珪之间深厚的情谊。

“碣石春云色,邯郸古树花”,写诗人到达现场后所见之景。“碣石”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此山高耸入云;“邯郸”指今河北省邯郸市,此城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这两句诗以景物起兴,既点出了地点,又渲染了气氛。

“飞书报明主,烽火静天涯。”写诗人在张守珪麾下,时刻关注战事进展,及时向朝廷报告情况,使边关烽烟得以平息。“飞书”是快速传递信息之意,“烽火”指边防报警的信号,这里用“静”字来形容烽火熄灭后的平静场面,烘托出诗人对祖国安宁的深深祝愿。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在短短的八句诗中,将赴边疆途中的急切心情、对皇帝感恩戴德的心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亲切可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