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注】夏侯:指夏侯湛,字长儒。东归:指从长安回乡。“楚乡”:指长安。
飞鸟没:落日时鸟已不见。碧云:青天白云。还:回返,此处指返回家乡。残阳:夕阳。
流水上:指诗作在江水中流去。梦尽:梦已做完。落花间:指诗人思念之极的情态和愁绪。
傥寄相思字:倘有寄托思念之情的书信寄来。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夏侯审回长安之作。首联写友人即将离去而自己却留连不去的依依惜别之情;颔联以破镜比喻友人离别,以残阳描绘友人归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颈联用流水与落花比喻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用“傥寄相思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其一)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注释:
楚乡:长安。
飞鸟没:太阳落下,鸟儿已经不见了。
独与:独自与……一起。
碧云:青天白云。
还:回来。
破镜:打破镜子,比喻分离。催:催促,催归客:催促客人赶快回去。
残阳:夕阳、落日。
诗成:诗歌写成。流水上:像流水一样的诗句流传。
梦尽:梦中结束,梦已做完。
落花间:落花之间,形容心情愁苦。
傥寄相思字:倘有寄托思念之情的信件寄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赠别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累迁给事中,转左拾遗。会昌中卒。”《全唐诗》收录了这首诗。这首诗写于开元九年(721)。当时王维正在长安任右拾遗,他的同乡好友夏侯湛也来长安任官。王维送他回乡。这首诗就是王维写给夏侯湛的赠别诗。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
首联写景抒情,渲染气氛。
起句“楚乡飞鸟没”,点明地点和时间。“没”是消失的意思,即太阳西沉,鸟儿隐入云彩。这里既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地点在长安,又为后文渲染气氛。接着两句“独与碧云还”紧承首句而来,写友人即将离去而自己却留连不去的情景。一个“还”字表明友人即将离开长安而去,但自己却依恋不舍,不忍相送。这两句把送别和依恋的心情表达得十分真切自然。
颔联以破镜比喻友人离别,以残阳描绘友人归来。
这两句写友人将要离去,自己恋恋不舍。破镜,喻指夫妻离异或恋人分手。“破镜”是残缺不全的镜子。这里用以比喻友人要离我而去,就像那残缺不全的镜子一样让人痛心。残阳,即落日的余光,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夕阳的余辉映照着青山,好像在催促着友人早日归来。
颈联以流水和落花比喻友情。
这两句写友人将要离去,自己恋恋不舍。流水,指不断向前流动的河水。这里用流水比喻自己的思想感情。落花,指飘零的柳絮和落花。这里用落花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这两句写自己虽然舍不得离开朋友,但想到朋友远行在外,又难免有些惆怅和忧愁,于是用流水、落花来比拟这种心情,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具体,更耐人寻味。
最后两句写希望朋友捎来书信,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写朋友就要离开,而自己心中又充满了惆怅和忧郁,因此盼望朋友能捎带一封书信,让朋友捎带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趣,很含蓄。全诗没有直接说离别的痛苦,而通过写景抒情,巧妙地烘托出这种痛苦,使人感到更加深沉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