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无事乐时雍,羽猎年年出九重。
玉帛不朝金阙路,旌旗长绕彩霞峰。
且贪原兽轻黄屋,宁畏渔人犯白龙。
薄暮方归长乐观,垂杨几处绿烟浓。

【注释】

1.雍:指洛阳。

2.玉帛:指用玉和丝织品。古代帝王出猎时,以玉帛作为猎物,表示对捕获的禽兽的敬意。

3.原兽:指山中野兽。轻黄屋:比喻天子狩猎之乐。

4.白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蛟龙。渔人犯白龙,意在说天子不与渔人冲突。

5.长乐观:指长杨宫,汉成帝时修建的行宫。

6.垂杨:柳树的一种,枝叶下垂,故称垂杨。绿烟浓:形容暮色中杨柳丛生的地方烟雾缭绕。

【解析】

全诗写汉武出猎。首句写汉家无事,天子游乐。次句写年年出猎,天子出游。三、四句写天子打猎时,不拜金阙路,不避渔人。五、六句写天子打猎时,轻裘缓带,纵情享乐。末两句写日暮归来,归途所见。赏析:此诗描写皇帝狩猎的情景,表现了皇帝的游猎之乐。诗中虽未明言“皇帝”,但以“汉家”“天子”代指,从侧面反映出皇帝的骄逸荒怠、不理朝政。语言明白畅达,形象生动传神。

【译文】

汉家没有战事很闲暇快乐的时候,皇帝每年到洛阳去打猎。

皇帝不用玉帛祭祀金阙路上的路神,旌旗长绕彩霞峰。

只贪恋山中原上的野兽,不畏惧渔夫冒犯白龙。

黄昏时刻方才回长杨宫,杨柳旁边绿烟笼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写皇帝狩猎,表达了对皇帝荒淫生活、不理朝政的不满之情。

第一联:“汉家无事乐时雍,羽猎年年出九重。”这一句写皇帝狩猎,是汉家无事时的娱乐活动。作者通过这句来表达自己对皇帝这种荒淫生活的不满。“羽猎”,即打猎,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的一种娱乐活动。第二句写皇帝狩猎的次数很多,几乎一年到头都在进行。“九重”,即指天宫,这里泛指皇宫。

第三联:“玉帛不朝金阙路,旌旗长绕彩霞峰。”这两句写皇帝打猎时,不拜金阙路,也不回避渔人。“玉帛”,指用玉和丝织品。古代帝王出猎时,以玉帛作为猎物,表示对捕获的禽兽的敬意。“金阙”,指皇宫的正门。“旌旗”,指旗帜,这里指皇家仪仗。“彩霞峰”,指山上的彩霞,这里泛指山峦。这一句写皇帝狩猎时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第四联:“且贪原上轻黄屋,宁畏渔人犯白龙。”“黄屋”,指天子所乘之车,这里指皇帝。“轻”,这里是轻视的意思。“犯白龙”,指渔夫冒犯白龙,这里是指渔夫敢于触犯皇帝。这两句写出皇帝在狩猎时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任意妄为。

第五联:“薄暮方归长乐观,垂杨几处绿烟浓。”这两句写皇帝狩猎完毕之后,才回家去长杨宫。“垂杨”,是一种杨柳树,这里指长杨宫周围的杨柳树。“绿烟”,指夕阳映照下的树林中的烟雾,这里指暮色中杨柳丛生的地方烟雾缭绕。这两句写出皇帝狩猎后,才回到自己的住处长杨宫,此时已是傍晚时分。而长杨宫周围,杨柳已经长得很高,绿荫浓密,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狩猎时的各种细节描写,展现了皇帝的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传神,既展示了皇帝的威风凛凛,又揭示了其内心的空虚与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