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扬。
每恨蒹葭傍芳树,多惭新燕入华堂。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唯有早朝趋凤閤,朝时怜羽接鸳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知己知音同舍郎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宿舍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即李郎中。”知己知音”指的是彼此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共鸣,而”同舍郎”则表明他们住在同一屋檐下,是朝夕相处的伙伴。

  2. 如何咫尺阻清扬 - “咫尺”意为非常近的距离,但在这里表示的是距离上的隔阂或障碍,使得双方无法相见或交流。”清扬”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声音或风度,这里可能指诗歌的声调、风格或者气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和遗憾。

  3. 每恨蒹葭傍芳树 - “蒹葭”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比喻思念或孤独的情感。”芳树”则是指美丽的树木,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东西或环境。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能接近的哀叹。

  4. 多惭新燕入华堂 - “新燕”指的是刚从其他地方迁来的新燕子。”华堂”通常指富丽堂皇的建筑。这里的新燕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变化。诗人通过将新燕子比喻成自己,表达了对于进入华丽场所的不安和惭愧感。

  5. 重花不隔陈蕃榻 - 这句诗中的”重花”指的是繁花盛开的景象,而”陈蕃榻”则是历史典故,东汉末年陈蕃有高洁之誉,他的床铺上常有鲜花覆盖,用以形容其品德高尚。诗人用此来比喻尽管外界环境繁华,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内心的信念。

  6. 修竹能深夫子墙 - “夫子”是对学者或知识分子的尊称,”修竹”指的是高大挺拔的竹子,常用来象征品格高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学问的尊重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7. 唯有早朝趋凤阁 - “早朝”指的是清晨的朝会或办公时间,”凤阁”在古时指的是皇帝的宫殿,这里比喻高位或权力中心。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够尽早进入这个权力中心的愿望。

  8. 朝时怜羽接鸳行 - “朝时”指的是朝廷或官场的时间,”鸳鸯”是古代夫妻恩爱的比喻,常用来象征美满的关系。诗人用“怜羽”和“鸳行”表达了对于官场中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景及对于和谐共处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首两句以诗意盎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文人墨客相聚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第三、四句则通过具体景物抒发了诗人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和遗憾。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宫廷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志向和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