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
香缘不绝簪裾会,禅想宁妨藻思通。
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内容和情感分析即可。“慧眼沙门真远公”,慧眼是禅宗用语,指能见本性之明镜。慧眼和尚真有佛性,修行了一辈子才修得正果,真是个大智者啊。“经行宴坐有儒风”,在寺庙中行走、坐着都充满了儒者的风范。“香缘不绝簪裾会”,香烟缭绕不断,衣裙相合。“禅想宁妨藻思通”,“禅”是禅宗的意思,佛教禅宗讲究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所以“禅想”是指禅宗的教义;而“藻思通”则是指儒家思想的精髓。“曙后炉烟生不灭”,“曙后”是日出之后的时间。“炉烟”是烧香时袅袅升起的青烟。“生不灭”是佛教语,意指佛理永存,不会消失。“晴来阶色并归空”,天晴的时候,台阶的颜色都融入了天空,没有一点颜色。“空”在这里也是佛教语,意指虚空无边。“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狂夫”指的是自己,“天花”是佛教语,意指佛性。“笑”是佛教用语,意指慈悲喜舍。“唯与”意为只有……“与天花一笑同”,即只有与佛性一起才是真的,其他一切都是虚妄。
【答案】
译文:慧眼和尚真是佛性高深,修行了一辈子才修得正果,是个真正的大智慧之人。他行走、坐着都充满了儒者的风范,在寺庙中,香烟缭绕不断,衣裙相合。他的佛学修养和儒家修养融为一体。他焚香时,青烟升腾而上,永远也不会消失。天气晴朗时,台阶上的色彩融入了天空,没有一点颜色。他自己也像佛一样,进入寺门后就再也没有其他杂念了,只是与佛性一起笑谈。
赏析: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韩翃为安国寺上人题写的《宿云居寺》。韩翃,字君平,南阳人(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尤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慧眼和尚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对佛法的领悟和对世俗的超脱。全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