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
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岸露云穴。
数峰拔昆仑,秀色与空澈。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
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注释】
郭南:指郭南云。
讼简:诉讼少,清闲无事。
紫芝:传说中一种紫色的灵芝草,这里泛指仙草。黄绶:黄色的绶带,古代帝王所佩,这里泛指仙官。
石门:指悟真寺。幽:深奥,深远。灵境:仙境。冥搜:指冥思遐想。仙径:神仙之路。九折:形容曲折多弯。蟠木:古树名,此处指寺院周围树木。盖石梁:覆盖着石头的桥梁。崩岸:崩裂的河岸,这里指山势险峻的悬崖峭壁。云穴:云雾缭绕的山洞。
昆仑:神话中西方的一座大山,这里比喻山峰。秀色:美好的景色。玉气:指山间云雾。晴虹:晴朗天空出现的彩虹,这里指美丽的山景。桂花:这里借指桂花树,桂花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曙月:初升的月亮。
半岩:半山腰,指寺庙周围的山崖。采珉者:指在山崖上采集玉石的人。珉(mǐn 民):一种美玉。一点如片雪:像一片雪花一样洁白。
真赏:真正的赏识,这里泛指对美景的欣赏。无前程:没有结果或目的。奇观:奇异的景象。
东林: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位于今天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可听不可说:只能听见不能说出来的佛理,意即禅理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只能用心去领会。
觉化:觉悟并教化众生。诸象灭:各种幻象消失。
【赏析】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是一首咏景抒怀之作,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登山途中所见景物及内心感受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联“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点明地点和时间——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时,天气宜人、云水佳美,心情自然舒畅,野外的情趣也油然而生。
颔联“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以紫芝和黄绶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紫芝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之草,而黄绶则是皇帝的赐物,象征着富贵和荣耀。诗人在这里用紫芝相引和黄绶不能緤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颈联“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描绘了诗人进入石门深处后所感受到的神秘和宁静。石门幽深莫测,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神秘和宁静的向往之情。
尾联“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探寻的情景。诗人在冥思遐想中寻找着心中的真谛,但山路崎岖曲折,如同九个弯弯曲曲的转角一样。这既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探寻的艰辛,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之美、人生之趣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深深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