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注】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译文】
秋日的西山格外明亮,胜景引人独自漫步。
走过桃花源几处曲折,洞口两侧山崖分开。
顺着山岗象形而来,忽然来到仙人的居所。
霓裳是谁的后代,霞浆可以止酒客的渴。
落日挂在青翠的山峰间,携手攀登更加艰辛。
林中行走,有如烟雨蒙蒙,溪边远望,一片金碧交加。
飞鸟从天空窗口落下,松枝缠绕着白云。
稍稍追寻那神秘的踪迹,似乎进入了一个空灵的世界。
希望见到葛仙翁,能终年修炼玉液。

【赏析】
这是一首游华山的诗作,诗人以游人的身份登上华山,饱览了华山的奇观,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描绘了作者登华山所见的美景和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写诗人登上华山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秋日里明亮的西山,以及引人入胜的美景。这里的“胜趣”指的是华山的美景和特色。
颔联“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美丽景象。诗人说,他走过了许多曲折的小路,来到了一个洞口,两边的山崖已经分开。这一句中的“桃源”,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某个美好的地方或理想。而“两岸坼”则表明华山的景色非常壮丽,令人震撼。
颈联“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神秘之处。诗人说,当他沿着山坡前行时,仿佛看到了一座仙境般的建筑。这里所说的“冈象”、“仙灵宅”都是比喻华山的景色奇特美丽,让人感到如同仙境一般。
接下来四句“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继续描述了诗人在华山上的所见所感。诗人说,他看到一位仙女正在翩翩起舞,她的衣裳就像彩虹一样绚烂;他还品尝了霞浆,这种饮料能够让人忘却烦恼,沉醉其中。这些描写都展现了华山的美丽和神奇。
然后是尾联“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诗人继续描绘了华山的美景。他说,在山林间行走时,仿佛被烟雾笼罩;而在溪边远望时,可以看到金色和碧绿色的交织。这些描写都展现了华山的自然风光之美。
最后两句“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壮观。他说,有些鸟儿从天空的窗户飞下,落在了松树之上。这里的“天窗”和“云壁”都是形容华山的美景。
最后两句“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诗人表达了对华山的敬畏之心。他认为,虽然自己只是凡人,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
整首诗以游人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