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宿吴兴道中苕村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翻译:
旅途疲惫的旅人,在漫长的道路上辗转反侧,夜晚的寂静让人感觉时间仿佛停滞。长时间的行走让我觉得时间宝贵,常常在鸡鸣之前就起床出发了。晚上我计算了一下今天的行程,停车的地方就在苕川附近。在霜冷的水南寺,可以听到清脆的金磬声音。过去我常常在这片树林下面,内心渴望着回归自然的平静和禅宗的修行。身体依靠着内心的觉醒而入睡或者醒来,智慧的明月升起又落下,显得十分圆满。旅途中我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行,去留之间难以两全其美。通过观察自身经历的事情,就像在梦中游历天空一样。早晨我停止休息,跟随宾客们出发,把寄给琴弦的声音传递出去。我只是随意地写下了我对越人的心意,这首曲子叫做“思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和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对修行的深刻认识和感悟。诗中通过对时间的感知、对身体状态的描述以及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旅行的无奈和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