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
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
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
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
稼穑既殄绝,川泽复枯槁。
旷哉远此忧,冥冥商山皓。
【注释】
①效古:模仿古代的诗句。
②晨:早晨。凉风台:地名,今不详。
③暮:傍晚。邯郸道:地名,今不详。
④曜灵:太阳。何赫烈:如何光明照耀。
⑤无青草:没有绿色植物。
⑥大军北集燕:指征伐北方的战事。
⑦天子西居镐:指天子在长安建都。
⑧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妇女被征召去做劳役,男子去参加战争。
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老幼之间相互分离,哭声不断,没有停止的时候。
⑩稼穑既殄绝:农事和农作物全部毁灭。
⑪川泽复枯槁:河湖沼泽全部枯竭。
⑫旷哉远此忧:这种忧愁是多么深远和遥远啊!
⑬冥冥商山皓:即“商山皓”,商隐的号。
【赏析】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牛僧孺任宰相,与李德裕交恶,两人先后遭贬。这首诗就是牛僧孺为李德裕而作的一首《酬翰林白二十二员外秋夜对雨奉赠》中的首句,共四句,每一句都以平仄声调来押韵。全诗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之情。
写诗人清晨登高望远,傍晚则行走于邯郸大道上,从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奔波劳顿之苦,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用“曜灵”比喻太阳,表达出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颔联两句,写诗人看到四野无人烟,只有枯萎的庄稼和干涸的河湖,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颈联两句,写诗人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统治者却只顾自己的享乐,不关心人民的疾苦,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尾联两句,写诗人看到老小离散,哭声不断,没有人能够安家立业,只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表达了他的悲愤之情。全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的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