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车出东阁,都邑绕南河。
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却想埋轮者,论功此日多。

【注释】

轩车:皇帝的车驾。奉:接受。汴州:今河南开封。李相公:即李勉,曾任相,封河中尹。郭布殿中出巡:即郭英乂(yì)出巡,郭英乂为宰相,因故被贬。郭布,即郭子仪之子郭英乂。都邑:京城长安。绕:环绕。省风:审察风俗。传隐恤:体恤隐逸之人。持法去:指执法严格。去:去掉、减轻。却想:却想到。埋轮者:指郭英乂。埋轮,指郭英乂曾被封为汾阳王,但后因谋反获罪,被赐死,其家族被迁谪岭南,称为“埋轮”。论功:论功行赏。此日:今日。多:多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现了对朋友的同情、关心和鼓励。全诗用笔简练,语言朴实,而感情真挚深沉,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首句“轩车出东阁”,写郭英乂即将离京出巡的情景。轩车,即天子所乘的车,这里借指皇帝的车驾;东阁,即东宫之门楼,这里代指朝廷。

次句“都邑绕南河”,写郭英乂将要经过的城市。郭英乂要出巡到南方的河曲一带,因此沿途的京城都要绕道而行,以免妨碍郭英乂的行动。这两句诗把郭英乂即将出巡的情况写得有声有色。

第三句“马先春至”,“马”字双关,既是郭英乂将要骑马出行,又是说“马先”于其他季节到达,暗寓郭英乂的行程将比一般官员要早。“人心比岁和”一句,既表达了人们对郭英乂的深厚情谊,又暗含了对郭英乂的祝愿。这句诗以“心比岁和”四字概括了人们对郭英乂的祝愿,希望他此行一路顺风,早日回到京城。

第四句“省风传隐恤”,写郭英乂出巡路上体恤隐逸之人。郭英乂此次出巡是为了体恤民情,安抚百姓,因此在出巡途中必然会体恤那些隐逸之人。这里的“省风”二字,既是指体恤隐逸之人,又是指体恤民间疾苦。

第五句“持法去烦苛”,是说郭英乂此次出巡是为了治理国家,去除繁琐苛政。这里的“持法”二字,既是指治理国家,去除繁琐苛政,又是指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第六句“却想埋轮者”,是说郭英乂此次出巡是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这里的“埋轮”二字,既是指郭英乂曾被赐死,家族被贬岭南,称为“埋轮”,又是指郭英乂当年曾被封为汾阳王,但在后来的一场政治斗争中被赐死,其家族被迁谪岭南。这里的“埋轮者”二字,既是指郭英乂被赐死、家族被贬岭南的历史事实,又是指郭英乂当年被封为汾阳王、受到朝廷重用的历史事实。

第七句“论功此日多”,是说郭英乂此次出巡是为了为国家立功。这里的“论功”二字,既是指为国家立功,也是指郭英乂当年被封为汾阳王、受到朝廷重用的功绩。这句诗以“论功此日多”四字概括了郭英乂此次出巡的目的,即为国家立功。

这首诗通过描写郭英乂即将出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难得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