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注释】:
杂曲歌辞:一种古乐府诗的一种,内容多样,形式不拘。新别离:指新婚不久的妻子被丈夫休弃。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杏花枝象征着新娘的娇嫩、美丽,而“未曾经别离”则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依恋之情。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黄昏”一词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而“掩闺后”则暗示了诗人独自面对这美景时的孤独与寂寞。“寂寞自心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寂寞和空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新婚夫妇离别之痛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从诗歌的第一句可以看出,新婚的夫妻们手牵手站在杏花树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这句诗却巧妙地引出了后面的情节。“未曾经别离”,意味着他们的婚礼刚刚结束,还没有经历过离别的痛苦。然而,第二行中的“黄昏掩闺后”,却突然将气氛引向了一种深沉的哀愁。黄昏时分,太阳渐渐落下,女子的身影被掩映在窗后,仿佛是在默默地承受着某种失落。
第三句“寂寞自心知”,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独自面对着这幅美丽的画面,心中充满了寂寞和空虚。这种情感在他的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郁和无奈。
最后一句“惆怅何所道,相思梦难托。”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这里的“惆怅”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留恋,也揭示了他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而“相思梦难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他的思念之情就像一场无解的梦一样,难以寄托在他人身上。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美丽的画面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新婚夫妇离别之痛的情感体验。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世界,让人在品味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