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诗歌原文】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注释解释】
- “一雁过连营”:描述了一只大雁正飞越连绵不断的营盘。
- “繁霜覆古城”:描绘了古城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显得格外寒冷和寂静。
- “胡笳在何处?”:表达了诗人对远处胡笳声的迷茫与好奇。
- “半夜起边声”:指夜晚时分边疆传来了阵阵号角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体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描绘边关的寒冷景象和夜晚的号角声,展现了戍边将士们的孤独和辛酸。诗中“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悲悯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的静谧与人世的喧嚣,以及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感受的交织,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诗中的“胡笳在何处?”一句,不仅是一种疑问,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反映了边疆战事对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而“半夜起边声”更是直接点明了边疆的紧张局势,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被战争笼罩的氛围。
戴叔伦的这首诗也展现了他的艺术特点,即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深厚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以简洁明快的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战争和社会的深层次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