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赏析作品思想情感和领悟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杂曲歌辞·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写行人在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和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译文】

不要因为走的是崎岖不平的路而叹息,夷狄之地也如同中原一样。

说我们骨肉相连情义深重,但中门一开却像是到了另一个国度。

一切成败都取决于人的自身,即使道路再艰难也总有通畅的时候。

家门前的两道车轮印,哪条路上去都行不通。

【注释】

①夷狄: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为夷狄。②谓言:一说“谓”是“以为”、“认为”之意。③骨肉亲:指兄弟或亲属关系亲密。④中门:古时城门有内外二重门,内门为宫门,外门为国门。⑤出处:比喻进退出处。⑥无通塞:没有通行的大道。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⑧何处去不得:意谓哪里都不能到达目的地。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首联两句写行路之难,以夷狄之难喻中国之难,以骨肉之亲喻同胞之隔,表现其对亲人骨肉分离的伤感和痛苦。第二联写出门在外,不能自由来往,只能呆在家中,抒发其思乡之情。第三联进一步指出人生的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是只要自己努力向前,总会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大路。第四联用家门前的车轮印作比,形象地说明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条通向自己的道路,暗含着人生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只要有勇气和决心,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把行路的艰辛与人生的困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和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