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夏晚望嵩亭有怀

云水共心违,凭栏思故乡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罗邺的一首七言律诗。
  • 诗人通过描绘夏日景色,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这首诗写身世之感,颇有理趣,如《仆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惟觉到秋忙”之句,颇受宋人称许。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 罗邺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诗中的“正怜云水与心违”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和不满。
  •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每天都能站在栏杆旁欣赏美景,但最终却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这些生动的画面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
  •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他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住处,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 综上所述,罗邺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