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柳腰入户风斜倚,榆荚堆墙水半淹。
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注释】

春尽日:春天结束了的日子。

树头:树枝上。

西檐:西面屋檐。

树底:树下。

蔫(niān):枯萎,凋谢。

池亭:庭院中的水池和亭子。

动锁:摇动着锁。

后堂:后房。

阑槛:横木栏杆。

柳腰:柳条。

入户:进入屋内。

风斜倚:风吹过来靠在身上。

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呈椭圆形,黄色,有白纹。

水半淹:水面淹没到一半。

把酒送春:把酒送给春天。

惆怅:忧伤,愁闷。

厌厌:厌烦、厌倦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退居林下的晚年时光。全诗以“春尽日”为题,通过春雨、春风、春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以及对年华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咏叹春光之作。

首句“树头初日照西檐”,描写了春天来临的景象。阳光从西面的屋檐下透进,给树木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既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又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树底蔫花夜雨沾。”描述了夜晚春雨打湿了树下枯萎的花。这句诗通过对雨夜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之情。诗人在看到这棵枯萎的花时,不禁想起了过去的春天,那些曾经盛开的花朵如今都已经凋零,只剩下满地的落叶。

“外院池亭闻动锁”,描绘了庭院中水池旁的锁被风吹得摇晃的情景。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他不愿离开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他与春天共度的时光。

“后堂阑槛见垂帘”,描绘了后房内垂下的帘子随风摇曳的场景。这句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之情,他不想离去,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美好的时光,这些场景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厌厌。”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深思念和遗憾之情。诗人用“惆怅”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而“病厌厌”则表明他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而感到痛苦不堪。

整首诗以“春尽日”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无奈。同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