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
诗句解析:
- “两重门里玉堂前” - 这句描绘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很可能是皇宫),门前有两扇巨大的门,暗示着尊贵和庄重。
- “寒食花枝月午天” - 寒食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此时天气渐暖,花开得正盛。这里“花枝”指的是盛开的花朵,而“月午天”则是指月亮高挂在空中,照亮了整个天空。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氛围。
- “想得那人垂手立” - 诗人在想象中看到一个女子站在他的视线中,她可能正在欣赏四周的风景或者在思考一些事情。这里的“那人”指的是那位美丽的女子,“垂手”指的是她的姿态,可能是一种优雅而含蓄的动作。
- “娇羞不肯上秋千” -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害羞和矜持。她可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所以没有主动去尝试荡秋千。这里的“秋千”是一种游戏或活动,女子的反应可能是对这种游戏的抗拒或者不愿意参与其中。
译文:
在两座大门之内的宫殿前,
寒食节时花开正盛,月光洒满天空。
想象中那女孩站立在那里,
羞涩地不愿荡起秋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一个场景的感受和想象。首句中的“两重门里玉堂前”不仅展示了建筑物的宏伟,也暗示了其内的人物生活可能充满了尊贵和庄严。接着,诗人通过“寒食花枝月午天”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
第三句中的描述“想得那人垂手立”,通过动作“垂手”以及姿态的描述,传达出人物的优雅与含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个场景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最后一句“娇羞不肯上秋千”,则巧妙地捕捉到了女子的羞涩和矜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词汇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出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所描绘的场景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