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
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
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
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
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
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与理解,赏析作者的情感。注意从标题、注释和诗歌的每一句中体会诗句的意思。读懂全诗,把握其情感是赏析的关键。
“出官经硖石县”,诗人被贬后离开京城,经过洛阳,来到河南的东都洛阳。在赴任途中,诗人写下了这首诗。“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诗人自注:“时余在东都,寓居尚书省”。东都洛阳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濮州,今山东鄄城。这两句说诗人被贬谪后,经过东都洛阳,到达濮州。“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故里”指诗人的家乡,故里即故乡。清明节时,诗人想回家看看,可又无法回去。“临风”指站在江边。“恸哭”即痛哭。这两句说诗人的故乡正在清明时节,诗人站在江边眺望远方,不禁悲伤地痛哭起来。“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逆旅”指旅店。“簪裾”指古代官吏的服装,这里指官员。“醭”是酒坛子。“逆旅”即旅店,“簪裾”是官服。这两句说溪水长流,柳树成排,好像绿色的帷幕;山暖花开,花儿烂漫,像酒坛一样醇浓。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被贬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逆旅”指旅店。“簪裾”即官服,此处借指官员。“野老”指乡下老人。“悲陵谷”指因战乱而家破人亡。这两句说旅店的人惊讶于自己的官服,而乡下的老人却为战乱而悲痛,自己已失去了官职,也该回家种田了。“暝鸟影连翩,惊狐尾抖簌。”暝鸟指黄昏的乌鸦,“连翩”,形容飞翔的样子。“尾抖簌”形容尾巴抖动的样子。这两句写傍晚的景色:黄昏时分,乌鸦飞过,狐狸惊慌失措。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被贬后的孤独寂寞之感。“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尚得佐方州”,“尚”是副词,表示希望。“佐”,辅助。“辅”,辅佐。“方州”指地方长官。“信是皇恩沐”,意思是相信皇上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这两句说诗人被贬后,仍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关心,重获荣宠。
【答案】
出京经硖石县(硖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被贬谪到濮州。诗人自注:此时在东都尚书省。故里:家乡,故乡。“临风堪恸哭”,意思是诗人在东都看到家乡的亲人,心情无比悲痛,禁不住泪水滂沱。“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意思是诗人看到家乡的景色,十分感伤。“逆旅讶簪裾”,意思是旅店的人们见到诗人的官服很惊讶。“野老悲陵谷”,意思是乡间的老人因为战乱而悲痛不已。“暝鸟影连翩”,意思是傍晚时候乌鸦归巢的景象。“惊狐尾抖簌”,意思是傍晚的时候,狐狸惊慌失措的样子。“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意思是诗人被贬后,仍然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照顾,得到朝廷的宽恕(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