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四山毒瘴乾坤浊,一簟凉风世界清。
楚调忽惊凄玉柱,汉宫应已湿金茎。
豪强顿息蛙唇吻,爽利重新鹘眼睛。
稳想海槎朝犯斗,健思胡马夜翻营。
东南亦是中华分,蒸郁相凌太不平。

【注释】

炉炭:指烧炭的火盆。生:产生,出现。

凤狂龙躁:指帝王的骄纵不法行为。减心情:使心情平静下来。

毒瘴:指瘴疠之气。乾坤:天地。簟(diàn):竹席或草席。玉柱:这里泛指乐器。汉宫:指汉武帝时所建的宫殿。应已湿金茎:金茎是汉代宫殿中铜质的承露盘。应已,已经。蛙唇吻:比喻小人得势,口出污言。爽利:指清爽、爽快。鹘眼睛:鹘,一种猛禽。鹘眼睛,指鹰的眼睛,形容目光锐利如鹰。海槎:航海中的木筏或小艇,借指航海。犯斗:北斗星的位置。犯,冲击。健思:强健的思维。胡马:北方民族的马。翻营:翻动营房。东南亦是中华分:东南,即中国的东南地区。中华,指中原大地。蒸郁相凌太不平:指南方的瘴疠之气不断侵扰中原大地,造成灾害,使百姓生活困苦,国家政治动荡不安。蒸,水汽上升形成云气,与“郁”通。相凌,互相侵犯。太不平,非常不平衡。

【赏析】

此诗首句写炎热之极,用炉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使人生病作喻;次句说皇帝骄横不法,使人心平气和;第三句写四山毒瘴弥漫,天下大乱;第四句写楚汉时期的楚歌之声,令人心惊胆战;第五至八句分别以海槎、胡马、豪强、青蛙来比喻皇帝,最后两句则写东南地区的气候,暗示朝廷对东南一带的管辖不当,造成当地人民生活困难,国家政治动荡不安。全诗通过一系列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