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诗句原文: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1.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翻译:清风从什么地方吹来?它拂过栏杆后又环绕着小洲。
  2.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翻译:它随风返回进入飘动的彩霞之中,又轻快地掠过傍晚的水波。
  3.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翻译:桃花和翠竹已经盛开,羽扇也已经收起。
  4.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翻译:经过竹林时风声更加响亮,穿过松林时声音变得更加低沉。
  5.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翻译:它直接消散在青蘋的末端,却偏爱跟随白色的波浪前行。
  6.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翻译:山上的山山催促着雨水过去,河上的河流中摆满了船只。
  7.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翻译:树上的蝉儿争相鸣叫,打开窗帘后,客人也感到忧愁。
  8.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翻译:弹拨着琴弦的时候,我的心情才舒缓;面对这秋水,我已准备好迎接秋天的到来。
  9.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翻译:凉爽的气息让我敞开胸怀,清新的氛围使我留下了赞美的诗篇。
  10.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翻译:周围环境随着远方的梦境起伏不定,满心的忧愁如细雨般弥漫。
  11.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翻译:它不仅消除了夏日的炎热,还能让人感受到高处的清凉。
  12.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翻译:现在的天气就像王者之风一样宜人,谁能不被这种温暖所吸引呢?

赏析:
这首《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是唐代颜真卿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景色的描绘,以及人们对这些景象的感受和情绪的变化。

诗歌的第一部分“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通过描述清风如何吹拂着栏杆,又环绕着小洲,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接着,“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则进一步描绘了风的动态美,如同在舞动的华丽幕布和缓缓流淌的晚流之间穿梭。

接下来的诗句“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则转向了对桃花和竹子生长状态的描述,以及人们对这些美丽景象的欣赏和留恋。“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则通过描写竹林和松林的声音变化,传达出一种深远和静谧的感觉。

诗歌的最后一段“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则将焦点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夏天酷热的克服和对更高处清凉之地的喜爱。最后两句“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强调了现在的季节就如同王者之风一样美好,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和情感共鸣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