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星辰着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注释】
着地明:星光照在地面上。
不关破贼:与平定叛乱无关。
须归奏:必须上报。
自趁:趁着,指趁机。
新年贺太平:新年祝贺国家太平。
【赏析】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幅夜晚郊游图:诗人与李二十八员外等随裴相公在野外赏月,燃起烟火,放飞天马,歌颂太平盛世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向往。
首联写“夜”,即“星”也。这二句是说,满天的星辰都映照在地面上,人们点起的篝火和烟火把整个天空照亮了。这里,诗人用“着”“明”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的灿烂光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散烧烟火”置于“星”之下,以显示其光彩,既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又突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颔联两句写“人”。这二句是说,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不关涉到平息叛乱的大业,所以不必回去向朝廷报告;但既然已经来到这个太平世界,那就应当趁此机会来庆祝新年,为天下太平而欢呼。这里的“自”是“趁”的意思,“趁新年”就是趁着新年之际。
尾联写“景”。这二句是说,天上的银河横贯南北,地上的长安灯火通明,人们欢欢喜喜地在街头巷尾放烟花爆竹。这里的“天兵”是暗指天上的银河。诗人抓住这一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欣喜之情。
【译文】
四野星辰照耀大地亮晶晶,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