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
手把命圭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注释】

西来:即从西边而来。骑火:用火焰照明,照亮道路。桃林:指晋公的府第,因晋公姓李,故称桃林。命圭:帝王授予官员的玉圭。相印:宰相的官印。一时:同时。赏元功:嘉奖功臣。

【赏析】

这是一首贺颂诗。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二月,李德裕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同年七月,他到长安东郊的“桃林”拜会了当时的宰相杨嗣复,并赠送给杨嗣复一柄玉柄的圭玉(玉制的手杖或笏板),作为对杨嗣复的赏赐。这首诗就是为祝贺杨嗣复而作,是当时传颂一时的名篇。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这两句写诗人来到杨嗣复的府第时的情景。“骑火”、“照山红”,形容夜色已深,但李德裕的随从人员依然执灯前导,犹如火光照耀着山野,使远处的红叶也显得格外鲜红。“夜宿桃林”,说明诗人是在夜晚到达的。“腊月中”点明了时间是腊月,也就是冬季。“夜宿”二字,说明诗人在深夜才到达。这样,诗人便突出地写出了杨嗣复府第的豪华气派和高官显贵的生活。

“手把命圭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这两句写诗人与杨嗣复的亲密无间。“手把命圭”,是指李德裕将玉圭亲手交给杨嗣复。玉圭是古代一种礼器,也是权力的象征。“命圭”在这里表示对杨嗣复的尊重。“相印”,是指宰相的印章。“赏元功”,是指嘉奖他的功劳。“一时”二字,表明这种赏赐是一次性的,而且是在夜间进行的。

全诗以“夜宿”始,以“赏元功”结,中间由“手把命圭”到“叠赏元功”之间,则又通过写诗人与杨嗣复的亲密交往,渲染出一种欢乐的气氛,使整个诗情洋溢,充满喜悦和欢快的气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