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
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
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诘屈避语阱,冥茫触心兵。
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
【注】:
- 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
注释:黄昏时分,客人离去,各种喧嚣也随之停止。
- 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注释:漫漫长夜中,只有寂静的夜空和明亮的月光相伴。
- 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
注释:世俗的压力突然涌上心头,外患也侵扰了内心的真诚。
- 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注释:强求的内心充满不满,弱小的愿望已经满溢。
- 诘屈避语阱,冥茫触心兵。
注释:言辞曲折地避开言语的陷阱,迷茫中触及心灵的创伤。
- 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注释:在失败面前,财富如浮云般抛弃;而在胜利时,微小的希望却如同新生的小草一样焕发生机。
- 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
注释:知道耻辱的人是勇敢的,而能够平静面对这一切的是谁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秋怀十首》之十一。此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慨和思考。
全诗以“秋”字贯穿始终,从黄昏至深夜,从内心到外部世界,从个人遭遇到社会环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深沉的秋夜,以及在这个夜晚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
首句“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描绘了一个昏暗的傍晚,客人渐渐离去,周围的喧嚣也随之消失。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铺垫。
第二句“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则是进一步渲染了这个氛围。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的光芒在闪烁。而在这寂静之中,作者却感受到了一种明亮的光芒——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世累”、“外忧”等词语,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无奈。这种忧虑和无奈,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尽管面临种种困境,诗人并没有失去信心。他在诗中说:“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意思是说,尽管内心充满了不满和遗憾,但只要坚持信念,这些遗憾就会得到弥补。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是真正的勇气;而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从容,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