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祗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
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
【注释】:
- 元和庚寅斗插子:指的是农历的庚寅年,也就是公元806年的八月十五日。
- 月十四日三更中:指月蚀发生的时间为八月十三日夜半至四日凌晨。
- 森森万木夜僵立:形容夜晚树木因寒气而僵硬挺立。
- 寒气屃奰顽无风:形容寒气强大,连风都无法驱散,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冷冽之感。
-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月亮的形状如同白色的盘子一样,完整地悬挂在东方的天空。
-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突然有什么东西来吃掉月亮,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这种神物为何遭遇如此悲惨的命运。
- 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星星像是撒下的沙粒一样,聚集在一起争夺光芒,形容夜空中星星的壮观景象。
-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油灯没有照亮地面,但此时却能发出长长的光芒,犹如一条长虹。
-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玉川子(可能是作者自号)哭泣流泪,独自一人在庭院中走来走去。
-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思考这些太阳和月亮,它们是天的眼睛。
- 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它们尚且无法保护自身,我的道又怎么能实现呢?
-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曾经听说古老的传说,怀疑这或许是虾蟆精。
- 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它(虾蟆精)的肚子竟然能够容纳千里方圆,养育着无数丑陋的孩子。
-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它用它的爪子和腿脚笨拙地爬行,是谁让它能够攀爬到青冥的高处。
-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古代神话中,黄帝有四个眼睛,舜帝则看重他的智慧和才能。
- 今天祗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现在的天只有两个眼睛,为什么还让虾蟆精吃太阳,导致它视力丧失。
-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传说中的尧帝曾召唤洪水浸泡大地十天,以至于淹没了众多国家和生灵,鱼儿甚至被捞上来当食物。
- 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如果这个时候女人吃了太阳,即使她吃了八九颗太阳,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 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赤龙和黑鸟燃烧嘴巴,羽毛翘起倒置相支撑。
-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贪婪的大肚子吃得非常饱,饥饿的肠胃彻底崩溃而死,无法发出声音。
- 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后来吃了月亮的人将会受到惩罚,被天罗地网所困,无处可逃其罪责。
-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玉川子(作者自称)站在庭院里说道:“我是地位低下的臣子。”
- 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再次拜谢上苍,我手中有一把利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蚀的情景,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乃至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日”(太阳)与“月”(月亮),以及“人”与“神物”,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矛盾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等问题。同时,诗中的“月蚀”、“星落”、“油灯”等意象,既富有象征意义,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丰富,既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