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海水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波澜壮阔的海洋不是没有宽广的水面,但树木的树冠也并非没有分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一旦海风掀起波浪,鱼儿和鸟儿就无法依靠。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海洋里充满了汹涌的波涛,而邓树林中却经常有被风吹拂的景象。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难道没有鱼类和鸟类吗?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大海里有巨大的鲸鱼,邓岭有飞翔九天的大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如果它们的鳞片和羽毛不够大,那么在波涛中是无法生存的。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我的鳞片不到一寸长,我的羽毛不到三尺长。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每一棵树都有很多阴影,每个泉都有很丰富的水源。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离开广阔的海洋,到清澈凉爽的水潭去洗涤我的鳞片。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我将离开繁茂的树林,到枝叶覆盖的地方去梳理我的羽毛。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大海不在乎它的广阔,邓林不在乎它的高大。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海浪也是常有的事情,但鳞鱼并不因此而不适应。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我的鳞片已经很大了,我的羽毛也已经修整好了。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尽管面临波涛和狂风,但我仍然可以像鲸鱼和大鹏那样自由地游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海和邓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规律的领悟。诗人通过对比海洋的浩瀚与邓林的高大,以及两者中鱼鸟的生存状态,展现了自然法则对生物的影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渺小的无奈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王勃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