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
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
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䔿。
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
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嘲鼾睡》中的诗句。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释义和赏析: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
澹公,指的是古代的一个隐士,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安于隐居、生活无忧的人。他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能安心地睡觉,睡得非常安稳。
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我曾经听过澹公的声音,心中忧虑不已,担心他的内脏受损。这里的“五藏”指的是人的五脏六腑,是对澹公身体状况的担忧。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
黄河流域的水势汹涌澎湃,水流冲刷着岸边,使得河床变得狭窄曲折。这里的“濆薄”是指水流冲击河岸,使得河岸变得崎岖不平。“梗涩”则是形容水流湍急,水流冲击着石头,使得石头变得坚硬。“拙鲧”是指鲧,传说中治水的英雄,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河水的力量之大,足以把岩石都冲刷得坚实。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南方的主宰者开始用力敲打,凿开洞口,让混沌的世界得以清晰。这里的“南帝”可能是指某个神话传说中的南方主宰者,或者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他用力敲打,凿开洞口,使得混沌的世界得以清晰。这里的“混沌”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模糊不清的状态,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描绘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打破混沌,揭示世界的真相。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
突然间,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洞口涌出,高高地延伸开来,无法估量其高度。这里的“万丈”是形容这种力量的高度之高,难以计量。这里的“长引”可能是指这股力量的延伸,也可能是形容这股力量的威力之大,足以延伸至极远的地方。
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有人说这种力量已经消失,但我却知道它仍然在延续着。这里的“绝于斯”是表示这个力量已经不存在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后面的“方衮衮”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示这股力量仍在持续不断地出现。这里的“继”是表示继续的意思,而“衮衮”则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状态。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䔿。
在这微弱的声音中,我听到了草木的生长之声,它们茁壮成长,生机勃勃。这里的“幽幽”是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寸喉中”是指喉咙中的声音,这里的“草木森苯䔿”则是形容草木生长的声音,它们茁壮成长,生机勃勃。
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尽管盗贼狡猾无比,但他们也不敢轻易闯入我的领地。这里的“盗贼”是比喻那些狡猾的人或者不法之徒。“觊觎阃”,意思是觊觎,即企图侵犯或进入某处。这里的“亡魂”指的是鬼魂,他们虽然存在,但却不敢轻易闯入。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
宇宙混沌一片,充满了各种奇异的力量和事物。这里的“鸿蒙”通常用来形容宇宙的原始状态,混沌未分。“总合杂”则是形容这种原始状态充满了各种奇异的力量和事物。
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突然之间,它像吵架一样喧闹;然而一会儿又像在哀求。这里的“斗呶呶”是形容吵闹不休的样子,就像在争吵一样。“忽若怨恳恳”则是形容它的哀求之声时而尖锐,时而低沉。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我试图去理解和解释它的形状,却发现它与我们所知的事物完全不同,无法找到它的本源。这里的“赋形”指的是赋予形状,即描述事物的外在形态。“苦不同”则是形容事物与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有很大的差异。“无路寻根本”则是形容寻找事物的本质或根源的方法似乎没有出路。
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我如何能够停止这种力量的源头?我只有用一畚土把它封住。这里的“堙其源”是形容想要完全停止这种力量的来源。“惟”是表示只有的意思。“土一畚”则是形容要用一畚土来封住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