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我不出应,客去而嗔。
从者语我,子胡为然。
我不厌客,困于语言。
欲不出纳,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门以两板,丛书于间。
窅窅深堑,其墉甚完。
彼宁可隳,此不可干。
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子虽云尔,其口益蕃。
我为子谋,有万其全。
凡今之人,急名与官。
子不引去,与为波澜。
虽不开口,虽不开关。
变化咀嚼,有鬼有神。
今去不勇,其如后艰。
我谢再拜,汝无复云。
往追不及,来不有年。

剥啄行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译文:敲门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客人到我家门前。

注释:剥啄,敲门的声音。子,指客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主人热情好客,而客人则因为言辞过于啰嗦而生气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主人的热情和客人的不耐烦,展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和矛盾。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我不出应,客去而嗔。

译文:我不出来迎接,客人走了却生我的气。

注释:不出应,不出来迎接。嗔,生气。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客人到来的反应。当客人到来时,他选择不出门迎接,以免引起客人的不满。然而,当他得知客人已经离去时,他感到生气,认为客人对他不够尊重。

从者语我,子胡为然。

我不厌客,困于语言。

译文:仆人告诉我,你为什么如此生气?我并不讨厌客人,只是被他们的语言困扰。

注释:从者,仆人。胡为然,为什么生气?厌,讨厌。困,被困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客人的不满情绪。他认为客人的到来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让他感到烦恼。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并不讨厌客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而感到困扰。

欲不出纳,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译文:我想不出去见客人,以免堵塞他们的源头。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注释:欲不出纳,想出不去接待。以堙其源,堵塞他们的源头。空堂,空旷的厅堂。悠悠,形容声音悠扬。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客人时的矛盾心理。他既想招待客人,又不想被他们的语言所困扰。他希望通过闭门不见来阻止他们的到来,但这种做法又可能会让客人感到不满。

门以两板,丛书于间。

窅窅深堑,其墉甚完。

译文:用两块木板作为门,书架放在门的中间。深深的壕沟,围墙很坚固。

注释:门以两板,用两块木板作为门。丛书于间,书架放在门的中间。窅窅,深深的。深堑,深沟。墉,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的门的结构。他用两块木板搭建了一个简陋的门,书架则放在门的中间。这样的门虽然简单,但足以挡住外面的噪音和干扰。

彼宁可隳,此不可干。

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译文:那个可以打破,这个不能接触。仆人告诉我,你真是难以相处!

注释:彼,指那扇门。宁,可以。隳,打破。干,接触。嗟,叹词。子,指作者自己。诚难,真是难以相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客人交往中的无奈和困惑。他认为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而有些事情则不能随意触碰。这种无奈的情绪也体现在他对仆人的抱怨中。

子虽云尔,其口益蕃。

我为子谋,有万其全。

凡今之人,急名与官。

子不引去,与为波澜。

译文:你虽然这么说,但是说话越来越多。我为你打算,给你最好的出路。现在的人,都急于追求名利和官职。你不离开这里,就像掀起波涛一样。

注释:云尔,这样说。万,最好的。凡今之人,一般的人。急名与官,急于追求名利和官职。引去,离去。波澜,比喻风波或变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他认为有些人过于追求名利和官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而他则希望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关系。

虽不开口,虽不开关。

变化咀嚼,有鬼有神。

今去不勇,其如后艰。

我谢再拜,汝无复云。

往追不及,来不有年。

译文:虽然他不说话,不说话。变换着方式说话,有时像鬼有时像神。既然现在离去不勇敢,那么将来还有什么困难呢?我恭敬地再次行礼,你不要再说了。过去追逐不及,未来还有多久呢?

注释:开口,说出口的话。变化咀嚼,即言谈举止的变化。有鬼有神,指说话的方式多变,有时候像鬼,有时候像神。今去不勇,现在离去不勇敢。其如后艰,那么将来还有什么困难呢?我谢再拜,你不要再说了。往追不及,过去追逐已经来不及了。来不有年,未来还有多久呢?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们在说话时应该灵活变通,有时候像鬼一样神秘莫测,有时候又像神一样聪明机敏。这种灵活变通的态度有助于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