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有英台,荀家宠俊才。
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来。
不授纶为草,还司鼎用梅。
两京王者宅,驷马日应回。
这首诗是送别诗,描写的是光禄大夫姚卿还都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汉室有英台,荀家宠俊才。”
- 翻译:汉代有英雄的台,荀家有宠爱的俊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姚卿的赞赏之情,认为他有才华和能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 “汉室”指汉朝,古代中国的朝代名称。“英台”在这里比喻人才出众。“荀家”指的是荀家的子弟,这里指姚卿的父亲或家族背景。“宠俊才”意为受到重视和宠爱,拥有卓越的才能。
第二句:“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来。”
- 翻译:九位官员已经入朝了,三位儿子傍晚也回来了。这句话描述了姚卿及其家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势,以及他们回到家中的情景。
- “九卿”是指九位高级官员,他们通常在朝堂上担任重要职务。“已入”表示他们已经到朝廷中任职。“三子”指的是姚卿和他的三个兄弟。“暮同来”表示他们傍晚一起回家。
第三句:“不授纶为草,还司鼎用梅。”
- 翻译:不将我比作草,让我回到司鼎之职,用梅花替代我的职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被低估或不被重用的感慨。
- “纶”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编织物,常用于祭祀时的祭巾或丧服。“为草”意味着像草一样卑微。“司鼎”指的是掌管祭祀用具的官位。“还司鼎用梅”表示让作者回到司鼎的位置,使用梅花代替自己。梅花在这里代表了谦逊、低调的品质。
第四句:“两京王者宅,驷马日应回。”
- 翻译:两个京城的帝王之家,每天有骏马来回奔驰。这句话描绘了姚卿家族的显赫地位和繁荣景象。
- “两京”指的是两个京城,这里可能指的是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王者宅”表示帝王之家,意味着姚卿家族与皇室有密切的联系。“日应回”表示每天都有骏马来回奔驰,形容家中车马众多,生活富裕。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述姚卿及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和荣耀,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官场文化和人际关系。同时,诗中的“不授纶为草”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未得到认可和重用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知之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