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注释】

南游:泛指游览。

感兴:触景生情,即感慨。

江流:指东流的长江水。不回:不能回流。

日暮:傍晚。东风:春风。春草绿:春天里新长出的草色发绿。越王台: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城西,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越王台而感发前朝之事,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临越王台而触发对历史的遐想,从而引发出“伤心”之情。诗人登高远望,眼前只有滔滔东流的长江水,它从历史中来,又流向未来,永不停息。“伤心欲问前朝事”,这一句是说诗人想要问前朝的旧事。诗人登上这座古迹,自然会想到当年的历史,想起自己所处的年代,不禁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和伤感情绪。但是,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感情之中,而是很快地将思绪收回。他看到江边的春风拂动着嫩绿的野草,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诗句。“江流去不回”中的“江流”是实写,“去不回”则是虚写。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历史的变迁,由眼前的现实联系到过去的往事,由此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惟见江流去不回”,这里的“惟见”二字,不仅表明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受,而且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关心。这里,诗人把江水比作滚滚红尘、滔滔流水,以表达出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忧思。“日暮”“东风”二句写暮色苍茫中的越王台景象。“日暮”点明时令,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东风”则暗示着天气渐暖,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春草绿”三字用得极为传神,既写出了春日里万物生长的景象,又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鹧鸪”的啼声更是增添了一种凄清哀婉之感。诗人在登越王台之际,正逢暮春时节,此时正值鹧鸪鸣叫之时,它们飞上越王台之后,便发出“哑哑”的啼叫声。“鹧鸪飞上越王台”一句中,“飞”字突出了鹧鸪的活泼可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眷恋。

这首诗通过登越王台而产生的历史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前朝旧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愁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悲凉、感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深思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