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
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
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
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诗句:
-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
- 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
- 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
- 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译文:
百草枯萎病态,双松挺立在山间。
古寺深深藏于山中,秋风吹过冷清的殿堂。
松声轻轻飘入乌龟之耳,一片树荫栖息在仙鹤头顶。
山上有许多好树木,可惜它们无法相比。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萧寺中的双松和周围的环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诗人用“凄凄”来形容百草的枯萎,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亭亭双松”则描绘出了两座松树挺拔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萧寺中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力顽强、不畏严寒的松树的喜爱。
“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与古寺、秋殿的关系。“直上古寺深”表现了松树挺拔的姿态,与古老的寺院形成对比;“横拂秋殿冷”则描绘出松树枝叶随风飘动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这里的“古寺”、“秋殿”都代表了古代的建筑,通过松树与它们的互动,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古寺秋景图。
“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这两句诗以“龟目”和“鹤顶”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松声和树叶对乌龟的眼睛、仙鹤的头顶产生影响的情景。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以“好树”来比喻松树和其他树种的美丽,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因为“无比并”,意味着这些树木无法与其他树种相比,从而强调了松树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萧寺中双松的风姿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