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
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注释】迷:迷惑。爱欲心:指贪爱女色之心。

悟理:指理解道理,即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火成灰:比喻人由迷乱到觉悟的过程。

妄尽:指贪心尽除,妄想全部消除。

【赏析】这是一首劝诫诗。诗的前两句以“迷时”与“悟时”作对比,说明人从迷乱到觉悟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从无明中解脱出来,得到解脱的本性。“火成灰”,比喻人从迷乱到觉悟的过程,就像火烧掉一样,烟消灰灭。后两句则用“当知”一词,点出了这首诗的中心主题——要认清妄念的消灭就是达到佛的境界。

这首诗所表现的佛教思想,在唐代诗人中已相当流行,如王维、王昌龄等人都写过类似的诗句。但这首诗在语言上更为简洁通俗,更富有民歌风味。它把佛教思想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使诗情和哲理交融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