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只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诗句释义】: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只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注释】:
- 白衣(白衣法师):在佛教中,白衣通常指的是没有特定身份的修行者或者普通信徒,这里的白衣可能是指一个普通的修行者或智者。
- 真理(Dharma):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真实本质。
- 空生(从空生出):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自性,因此称为“空”。真理就是在这个空的基础上产生的。
- 心无碍(心中无障碍):指心中没有任何烦恼、障碍或执着。
- 智慧:佛教中的另一种重要概念,指对佛法的理解、领悟和运用能力。
- 师子(狮子):佛教中的神兽之一,代表力量和威严。
- 野干(野狗):佛教中的动物象征,代表愚痴和无知。
- 菩提(菩提树):佛教中的重要植物,象征着觉悟、智慧和解脱。
- 最妙(最高境界):指佛法中最高深的境界或道理。
- 假名(虚假的名字):佛教中的一种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译文】:
白衣法师不执着于世俗的相,真理是从空而生。
他之所以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是因为心中没有障碍。
智慧在他的心中自由地驰骋,不受任何束缚。
他只谈论师子的怒吼,不允许野狗的哀鸣。
他认为菩提是最美妙的,但却要批评它是虚假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偈表达了一位僧人对佛法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验。白衣法师通过观察世间万物,发现它们都是基于空性的,没有真正的自性。这种理解使他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洞察事物的真相。他的智慧如同自由的鸟兽,不受任何束缚。
诗中提到的智慧和师子、野狗等象征性的动物形象,以及菩提树等象征性植物,都反映了佛教中对悟性和解脱的追求。诗人强调了真理的重要性,并批评了那些认为万物有永恒不变的自性的虚妄观念。这种批判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之一。
最后一句“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菩提虽然被认为是最美妙的存在,但它并非永恒不变,而是暂时的、虚幻的。这种对真理和现象的认识,使得诗人能够超越对万物的执着,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