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解析】

这是一首劝人觉悟的偈语。

诗的前两句“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意思是说,在昏睡之中,我们舒展四肢,尽情地享受睡眠的乐趣,而一旦醒来,便立刻领悟到世间的道理,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这里“展脚”和“悟理”“起题诗”都暗含着“睡”的意思。“醒”字在这里也隐含有“睡”的意思,因为只有当人们从睡梦中觉醒过来时,才能“悟理”。

第三句“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说的是这首诗的内容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劝告人们要破除贪念和痴妄。这里的“贪嗔痴”是佛教术语,指一切烦恼。这三者也是佛教所说的人生三大障碍。

第四句“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意为如果能把贪、嗔、痴三毒消除干净,那他就成为佛陀了。这句是说,若能断除这三种烦恼,就能达到觉悟成佛的最高境界。

最后一句“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意思是说,不必去询问那些师傅们,自己内心中的真如自性(即心王)应该能够自我认识,这就是佛的境界。

【答案】

译文:

我睡醒了就写诗,醒来后领悟了道理。

诗中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在劝告你去除贪、嗔、痴三毒。

若能把贪、嗔、痴三毒彻底消除,就能成为佛陀了。

不必再去请教师傅,自己内心的真如自性应该能自我认识了。

赏析:

这是一首劝人觉悟的偈语。全诗以诗人的梦为线索,表现了他由迷向悟的心路历程。

第一句:“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诗人在睡梦之中,舒展四肢,充分享受着梦境带来的自由和快乐,而醒来以后,却立刻领悟到世间的奥秘,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首偈语。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歌创作的过程,又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向往。

第二句:“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诗人认为,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在劝告大家要破除贪念和痴妄。这里的“贪嗔痴”是佛教术语,指一切烦恼。这三者也是佛教所说的人生三大障碍。

第三句:“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诗人进一步解释说,如果能把贪、嗔、痴三毒消除干净,那他就成为佛陀了。这句是说,若能断除这三种烦恼,就能达到觉悟成佛的最高境界。

最后一句:“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诗人最后指出,不必再去请教那些师傅们,自己内心中的真如自性(即心王)应该能够自我认识,这就是佛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理解和领悟过程。诗人认为,只要消除心中的贪嗔痴三毒,就能得到解脱和觉悟。这种认识和态度,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和精神,也符合佛教追求心灵的纯净和宁静的宗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