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
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
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
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
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诗偈逐句释义

  1.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
  • “惭愧”:表示羞愧或不完美。
  • “一躯身”: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或灵魂。
  • “梵号”:佛教中指神圣的名字。
  • “波罗柰”:是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之一,意思是智慧。
  • 注释:形容人由于内心的不足而感到羞愧,同时也反映了对佛陀智慧的渴望。
  1. 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 “被贼”:比喻受到外界的干扰或攻击。
  • “一群使”:多指一群敌人或困难。
  • “不自在”:感到不适或不快乐。
  • 注释:表达了在外界干扰下,内心的不自由和不舒适感。
  1.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
  • “枯井”:意为干涸的井,比喻没有生气或缺乏活力的地方。
  • “韛袋”:指破旧的袋子,比喻无用或无用之物。
  • 注释:通过这两个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活无意义或无用事物的批评。
  1. 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 “朽故宅”:指破旧、废弃的房子或事物,象征过去的岁月或已失去的意义。
  • “幻三昧”:指虚幻的境界或状态,通常用来描述精神层面的迷惑或幻觉。
  • 注释:这里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一切变化和无常。
  1.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
  • “死尸”:通常用来形容已经死亡或腐朽的人。
  • “渡大海”:比喻经历巨大的困难或挑战。
  • 注释:通过这个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无奈。
  1. 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 “大海元无水”:意味着大海原本是空无一物的,象征着空虚或虚无。
  • “死尸非是船”:比喻死亡的人无法成为生命的载体或支持。
  • 注释:强调了生命中的无常和死亡的终结性。
  1.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
  • “熟看”:仔细地观察或审视。
  • “世间事”:泛指生活中的所有事情。
  • “假因缘”:虚假的因果关系。
  • 注释: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因果逻辑的批判。
  1. 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 “若了”:如果理解了或明白了。
  • “身心相”:人的身心之间的关系或相互作用。
  • “空里任横眠”:在虚空中随意躺着或休息。
  • 注释:通过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和外在都是空无的,诗人鼓励人们在这种认识下放松或休息,寻找内心的平静。
  1.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 “六惭愧”:这里可能指的是前文所提到的六种不同的缺点或错误。
  • “求天”:祈求上天的帮助或宽恕。
  • 注释:通过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寻求内心的平和,诗人表达了对外部帮助的依赖性的否定,强调自我救赎和内心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评,揭示了人类心灵的脆弱性和生活的无常。诗人通过使用比喻和隐喻,如“一躯身”对应“梵号波罗柰”,以及“死尸”与“大海”,深刻描绘了人生的虚无和短暂。同时,诗句中也包含了对真理的探求和对解脱之道的思考,鼓励读者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智慧。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存在本质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